当前时间

当前位置: 首页> 文化> 爱生活·爱写作
爱生活·爱写作
“敦煌莫高窟及其文化价值--国博讲堂”笔记
 

敦煌莫高窟及其文化价值--国博讲堂笔记

    这次的讲座是由樊锦诗先生主讲,樊先生现任敦煌文物研究院院长,自1963年自北京大学毕业后已在敦煌研究所坚持工作50年,被誉为“敦煌女儿”。樊先生现已是75岁老人,进入了古稀之年,著作等身,可以说樊先生将一生都献身给了敦煌文化的研究。

    我根据这次讲座记录的笔记将樊先生的讲座内容复述如下,从网上找的资料也与大家分享。

一. 历史文化和背景

    历史背景:敦煌此地4000年前就已经有先人活动,到2000多年前有大月氏人、匈奴人等在此活动。雄才大略的汉武帝于建元二年(公元前138年),首次派遣张骞出使西域,联络月氏、乌孙夹击匈奴。汉元鼎二年(公元前115年),张骞二次出使西域,顺利地从乌孙凯旋而归。从此,开通了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张骞"凿空"之行,是中西交通史上的创举,为促进中外以及中原同西域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绩。也正是由于丝绸之路的开启,才将汉文化传入到了敦煌等地区。

    下图为莫高窟第323窟北壁上的张骞出使西域图,讲述了上面的历史事件。

   

    地理位置:敦煌地处甘肃省最西端,紧挨现在的新疆,从敦煌往西过新疆帕米尔高原可到中亚、西亚,地中海,北非等地区,隋书中说敦煌处于“咽喉之地”。敦煌作为当时我大汉王朝的西大门,也就是现今所称的国门,类似于上海、香港等地区的感觉,这也促使各种经济、文化、艺术、宗教等领域在此有了众多的交流和极大的发展。

    以下为古丝绸之路路线图,由此图可以看出“咽喉之地”的说法。

   

    其中佛教的发展尤胜,敦煌被称为“世界佛教艺术的宝库”。西晋有高僧17名在此讲经说法,其中一位叫竺法护,在鸠摩罗什尚未来到中国以前,中国佛教初期最伟大的译经家就是竺法护。大乘佛教最重要的经典《法华经》,即竺法护以《正法华经》为题译出,而流布于世。鸠摩罗什以前,到中国的译经师虽然很多,但以译经部数来看,竺法护的成绩最为可观。

二.敦煌莫高窟的营建和主要内容

    前秦建元二年(公元366年〕,乐僔和尚在三危山下的大泉河谷首开石窟供佛,莫高窟从此诞生了。之后,开窟造佛之举延续了一千年,创造了闻名于世的敦煌艺术。直到明朝朱元璋修筑了嘉峪关明长城,重修了肃州城,开窟才停止,因为敦煌被关到了嘉峪关外,故而大部分的开窟人员和当地的居民都回到了关内。从此辉煌了千年的敦煌开始陷入沉寂和无人管理状态,这段时间竟延绵了400年左右,直到公元二十世纪才被重新重视,成立了敦煌文物研究所。

    经统计,敦煌石窟共计735个洞窟,45000平方米壁画,2000多身彩塑。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具体位置在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的鸣沙山东麓断崖上,前临宕泉河,面向东,南北长1680米,高50米。洞窟分布高低错落、鳞次栉比,上下最多有五层。以下此图可窥见一斑。

    

    敦煌的洞窟主要有五种: 1、禅窟。2、中心塔柱窟。3、殿堂窟。4、涅槃窟。5、大像窟。

    禅窟:又称毗诃罗式窟,源于印度,本是僧侣们坐禅修行的地方。在新疆地区、中原北方地区、西藏地区的石窟中均有禅窟。莫高窟南区现存有编号的禅窟三座。近年莫高窟北区考古发掘发现一些不同形式的禅窟,时代从北凉至元代,可分三类:第一类是主窟开龛的佛殿窟附设成组的禅窟;第二类是专为禅行设置的单室禅窟,均位于北区,平面呈方形或椭圆形,有禅床;第三类是多室禅窟,均位于北区,多有前室、中室、后室,中室两侧有耳室,后室和耳室设禅床。莫高窟第285窟是保存最完好、壁画绘制最精美的禅窟代表窟:方形覆斗顶窟形,西壁开三浅龛,中间塑主尊一身,两侧各塑一禅僧;南、北壁各开四个小禅室,洞窟中心有一低矮的小方台,其形制将禅修与殿堂及右旋礼仪的内容集于一窟之中。

   

    中心塔柱窟:中心塔柱窟,也称中心方柱窟、塔庙窟,是早期洞窟的典型窟型。它源于印度的“支提式”石窟,在新疆地区、中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藏地区的许多石窟寺中均有此类型窟。其形式特征是在一个纵向矩形空间轴线偏后部分建造一方形塔柱,绕柱有通道,柱四面开龛不等,塑佛及菩萨数身;柱身四周为平顶,绘斗四平棋作装饰;柱前宽敞的前堂顶部是两坡层顶形式,坡面或塑或画出椽子,椽间望板上满绘各种装饰图案。

    这种空间形式的作用是:宽敞的前堂可供僧侣及信众聚集瞻仰礼拜,后部绕中心柱进行右旋仪式。按其兴衰发展可分四个阶段:北魏至西魏为鼎盛阶段;北周至隋此种形制开始衰落;初、盛唐时更加衰落,数量更少;晚唐时期进入尾声,数量很少。塔庙窟的宗教意义主要是为了“入塔观像”,随着佛教的世俗化、礼仪的简单化,它失去了原有的功能,终至衰落、消失。

   

    殿堂窟:又称中心佛坛窟、佛殿窟。此类窟隋代已有雏形,初唐第205窟为过渡式,后逐渐发展完善,并一直延续到元代,为五代、宋的代表窟型。它是由覆斗形殿堂窟派生出的另一种类型,窟室呈矩形平面,覆斗顶,窟顶四角常有稍凹进之弧面,画四大天王;四壁不开龛,后部中央砌有马蹄形大佛坛,坛上塑佛、菩萨、众弟子及天王像,四周与四壁之间保持距离,可作通道。第16、61、98三窟是莫高窟最大的中心佛坛窟,佛坛为重层须弥座,坛前有阶陛,坛后部有宽4米以上、厚约1米的背屏连接窟顶西披,四周原有小型的木栏杆。

   

    涅槃窟:俗称卧佛窟、睡佛窟,是以涅槃像为主体的洞窟。涅槃窟整体的空间类似于棺椁的形状,主尊佛侧卧于正壁的横榻之上。主要体现的是释迦牟尼佛八十岁时,肉身寂灭,入于涅槃的情景。

   

    大像窟:又称大佛窟,以在洞窟内凿、塑巨大的弥勒佛像而得名。莫高窟有两个大像窟,俗称为北大像和南大像,即第96窟和第130窟。两座大像神态安详,庄严肃穆,窟前的明窗可透进光线,使大像的形象十分醒目。这些大像的制作都是从窟前和窟顶两处动工,依崖凿造出大像的石胎和窟内的空间,然后在大像身上敷泥、彩绘。

    南大像是敦煌第二大佛像,亦称南大像,塑于第130窟内,因位于96窟北大像之南而名。像高26米,为善跏坐弥勒佛像。721年由敦煌人马思忠与僧处谚开始兴建,约在天宝年间(742~756)完成,前后费时三十余年。此像就崖镌刻石胎,外敷草麻泥,然后造形上彩。佛身倚崖而坐,双腿下垂,脚踏仰莲,左手抚膝,轻柔自然,右手施无畏印。佛头微俯,双眼微合下视,脸庞丰满,略含笑意。大佛头部较大,虽不合人体正常比例,但却巧妙正确地解决了由下向上仰望时的视觉差,从而使所有敬佛者当下跪在大佛脚下仰望佛的面部时,仍能清晰的看到既庄严又慈祥的弥勒大佛的面部表情,更增加对佛的敬畏感。大佛除右手及胸腹下部一片曾被后人重修外,其余部分均保存了唐代的原貌。

             

    再说一下彩塑,在莫高窟的北侧洞窟,其主体为彩塑,此处曾为佛教僧众的活动地和僧人圆寂后的埋骨地。也是佛教众多思想集中之地。古时宕泉河从前面流过,山崖上放眼望去全是像悬空寺的那种外檐凿阁,极度华美。古人称此美景为“前流长河,波映重阁。”现在已经没有当年的风景,只可根据现在的图想象一下。

   

    而彩塑主要有佛像,菩萨像,弟子像,护法像等。

    此间1000年,彩塑的工艺也带有了各个朝代的特征,尤其是唐代彩塑渐臻完美,塑像表情和色彩均为最佳,且能看出彩塑的个性。而唐代之后造像的神韵就相对较差了。此图为盛唐时期的彩塑。

   

    敦煌45000平米的壁画我们也必然要讲一下,壁画大致分为以下八种:

1、尊像画。

    作为宗教艺术来说,它是壁画的主要部分,其中包括各种佛像---------三世佛、七世佛、释迦、多宝佛、贤劫千佛等;各种菩萨------文殊、普贤、观音、势至等;天龙八部------天王、龙王、夜叉、飞天、阿修罗、迦楼罗(金翅鸟王)、紧那罗(乐天)、大蟒神等等。这些佛像大都画在说法图中。仅莫高窟壁画中的说法图就有933幅,各种神态各异的佛像12208身。

                

2、释迦牟尼故事画-生平,前生故事。

    比如敦煌莫高窟第275窟是莫高窟最早的北凉洞窟之一。画在该窟南壁中的《出游四门》连环画,是莫高窟最早的佛教故事画。

 

  《出游四门》是佛经和佛传故事画中,开始涉及佛教人生哲学始点和基石的内容。现存敦煌莫高窟北凉第275窟,北周第290、294窟,五代第61窟和宋代第454窟。故事具体内容根据《修行本起经》《释迦谱》《佛本行集经》《佛所行赞》《太子瑞应本起经》《普曜经》《异出菩萨本起经》《过去现在因果经》等佛教经典精心绘制。不同洞窟中画面主体皆为四城门,各门分别遇见不同的痛苦之人和僧人。有些窟中内容构图简洁单调,第290、294窟壁画故事较为复杂,以连环画的形式表现,人物数量增多,其形象、服饰、晕染手法古朴雄浑,受西域绘画影响明显。第61窟和第454窟绘画于屏风之上,场面宏大,构图复杂,特点独特。

3、佛教史迹画。

    佛教史迹绘画是由圣僧故事、佛教历史遗迹、瑞像图、佛教感通等大量的故事题材和尊像组合而成的,在敦煌壁画横跨的时间从初唐至宋初,虽其普遍性不如一般敦煌依据经论而绘制的经变或是早期佛传故事题材,但它于各时期不同的表现内容和方式,也同样反应着当时敦煌佛教信仰与政治势力的影响。目前最早出现史迹壁画时间是初唐,它仅表现于第323窟,主要以连环漫画同时有观看顺序的方式被安排于南、北壁上。此窟题材与表现方式相当独立于其它中唐以及归义军时期的史迹瑞像绘画,因其表现的题材内容,加上历史事件的相互配合,笔者初步认为初唐此窟的史迹绘画即反应了当时武后自立为周王的政治情势。 

    

4、中国传统神仙画,如东王公,西王母,伏羲,电母,风神。

   

5、经变画。

    经变画,即经变,亦称变或变相,广言之,凡依据佛经绘制之画,皆可称为“变”。敦煌经变画则通常指将某一部甚至某几部有关佛经之主要内容组织成首尾完整、主次分明的大画。经变在南朝时即已出现,据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南朝宋袁倩画有“维摩诘变”,梁时儒童画有“宝积经变”。莫高窟有经变三十三种,持续时间长的有西方净土变、东方药师变、弥勒经变、法华经变、维摩诘经变,数量最多的是东方药师变。敦煌经变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除了佛经内容外,大量的社会生活内容在经变画中得到生动的体现。许多经变画技巧高超,堪称艺术珍品。比如观无量寿经变中提到:未来世界树生衣,人皆君子,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罗刹鬼扫地,人活到八万四千岁自己进坟墓,女子五百岁仍然年轻。

             

6、供养画。

    供养画是当时为建造新洞窟捐助过人力物力财力的人士的画像。供养画中我们能看到很多当时社会的影子,比如唐代女士眉毛的化妆种类就有七八种。比如于阗公主供养像,回鹘贵族像,等反映了古代丝绸和染织工业的发达。

7、装饰画。

8、山水画。

三、莫高窟经洞文物的发现,流散和主要内容。

    敦煌的藏经洞是一位道士发现的,他叫王圆箓,王道士,身为道士,却成为佛教圣地莫高窟的保护神,四处奔波,苦口劝募,省吃俭用,积攒钱财,用于清理洞窟中的积沙。侧插图十九为保护莫高窟,他向各级官员求助,甚至冒死向慈禧上书。他把文物卖给斯坦因等人,所得钱财全部用于保护洞窟。即使是卖出的文物,也在各国博物馆得到了妥善保存。而之前历史上认为王圆箓是卖国贼,把各种文献卖给了英国人和法国人,而结合当年的实际情况来看,政府无力保护,所以也算是没有办法的办法了。

    至今有10几个国家均有敦煌流散及被劫掠的文物,这些文物的价值之高为世所罕见,第一,藏经洞的五万余卷文献均是4-11世纪初的文献,是之前未曾被考古发现的,可作为研究4-11世纪历史的新资料;第二,藏经洞的文献也是第一手资料,历经历史的沧桑变迁,因在王道士之前无人发现藏经洞,故文献并无如史官或朝廷的更改。

四、敦煌石窟和藏经洞文物的珍贵价值。

(一)文化价值。

    1、敦煌石窟和藏经洞给我们后辈留下了众多的经典,比如佛教禅宗早期的经典,六祖坛经。道教经典,老子道德经,老子化胡经。
还有外来宗教(景教,摩尼教,祆教-拜火教-罗亚斯德教)的经典,旧约圣经,摩尼广法议略等。

    2、还保留了众多珍贵的文化和地理资料。如正史:史记,三国志等资料,这算是早期的全国性的地方志,和旅游游记(PS.多像现在的旅游攻略啊)。

    3、同时还有少量的公私文书,包括契约的纪录。

    4、再有就是文学作品。包括传统的文学作品,俗文学作品。藏经洞的俗文学被认为是现代俗文学的渊源。如大目干连冥间救母变文。

    5、文字的发现。

    在一些文献中还发现了粟特文,粟特文粟特语属于中期伊朗语的东部方言。粟特人曾对回纥及其后人的文化产生过重要作用。维吾尔族人曾经使用过的回鹘文就是在粟特文的基础上创制的。粟特文文献大都是基督教、摩尼教和佛教等宗教内容。粟特文字母由一种地区性的阿拉美字母发展而来。它和塞姆字母一样,全部都是辅音符号。一般情况下元音不予表明。在中国境内发现的粟特文文献主要有三种字体,即标准体、摩尼体和古叙利亚体。因字体不同 ,其字母数量也各不相同。

    于阗文,我国古代于阗地区的称为“塞人”的民族使用的一种拼音文字。又称于阗塞文。因19~20世纪之交于新疆和田(古称于阗)发现写有这种文字的文献而得名。属印欧语系印度-伊朗语族伊朗语支,与今阿富汗境内的瓦罕语相近。

    梵文,梵文不仅是印度的古典语言,也是佛教的经典语言。梵文佛典起初是书写于贝多罗树叶上,故又称“贝叶经”。梵文对现代汉语的影响:随着佛经的翻译,很多梵文词汇进入了汉语,如:佛、菩萨、菩提、涅槃、觉悟、禅定、刹那等。

    6、石窟、壁画和藏经洞文献还展示了古代经济生活、民情风俗等场景,为研究不同时期的历史现状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二)艺术价值。

    1、敦煌石窟和壁画展示了四到十四世纪美术的发展。能看出各种传世名家的画作风格,如吴道子画派-吴带当风,西域凹凸画派,李思训派山水画。

    2、而敦煌的辉煌也吸引了众多地域的人前来生活,各类艺术品证明了敦煌曾经是四大文明的汇合地(印度文化,希腊文化,波斯文化,中亚文化)

    3、敦煌各种洞窟的构造及塑像也给现代留下了珍贵的建筑资料。

    4、敦煌的壁画中出现了众多的音乐和舞蹈的形象。如胡旋舞和反弹琵琶。胡旋舞是唐代最盛行的舞蹈之一。此舞的传入,史书中多有记载,主要来自西域的康国、史国和米国等。胡旋舞节拍鲜明奔腾欢快,多旋转蹬踏,故名胡旋。伴奏音乐以打击乐为主,与它快速的节奏、刚劲的风格相适应的。胡旋舞是通过丝绸之路传来的西域旋转性的舞种。安禄山的胡旋舞跳的很好,此舞者站在很小的毯子中不停旋转,可跳到只见发带飘洒,不见其人的状态。

(三)科技价值。

    在敦煌还存有大量的与科学相关的壁画及文献,具体如下:

    1、农耕用具,如曲辕犁。

    2、交通工具,如牛车,肩舆(轿子)。

    3、天文学,如全天星图,共绘1339颗,同时期最多,比西方人早900多年。

    4、医学。保存70多种文献。如本草纲目,针灸图谱等。

    5、印刷术。珍藏有868年的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及西夏文活字版的《诸秘咒要语》。

    敦煌莫高窟及藏经洞的文献是近代史上最璀璨的明星,其研究价值无可估量,让我们更多的人走进敦煌,走进中国文化艺术发展的长廊,去用心感受它无尽的魅力,去感受敦煌艺术穿越历史时空释放出的耀眼光芒。

 

业务二部王鑫国供稿

上一篇盛夏光年

版权所有 北京汇诚金桥国际招标咨询有限公司  京ICP备08006430号-1  QQ客服 在线客服